家得宝:离开中国不如坚守 放弃损失更大
浏览:2230次 发布:
来自:乐泰培训学校 时间:2010/3/17 16:30:58
得知家得宝青岛店关门的消息近一个月,最新消息,家得宝美国总部对其中国市场的评价:要么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要么离开。这意味着,家得宝中国区的高层管理人士,若不能在后续的发展中为家得宝找到适合的盈利点,那么其位置不仅不保,且2006年进入的市场也将面临被放弃的风险。
从家得宝美国总部全球总裁FrankBlake的表态看,其对中国市场的认识并不像其他世界连锁巨头那样乐观,而是有撤离中国市场的最坏打算。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在别人都认为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且未来潜力巨大的市场不仅没能如其所愿,而且还让其破费不少。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巨大投资,换来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
企业逐利的本性无可厚非,但是要在一个虽盈益潜力巨大但自己并不十分熟悉的市场获得自己期望的利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经济危机蔓延全球,世界企业巨头纷纷加码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家得宝总部全球总裁迥异的表态,其焦虑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焦虑归焦虑,既然耗费了巨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就应该在止血的前提下,选择坚守和适应才是上策。
放弃对家得宝而言,是绝对的失策。究其原因:
一是得不偿失。自2006年家得宝通过收购天津家世界进入中国,就花费了不菲的美金,在经营的3年时间内,其又陆续投入不小的财力、人力、物力。此外,在之前还和东方家园等相关企业的谈判入驻中国市场的精力耗损。可以说,家得宝进中国市场是波折重重。终于进来了,却因几年的经营业绩不佳,转而又灰溜溜撤离。这对一个全球巨头而言,负面影响和评价会多么恶劣。“在中国市场碰了一鼻子灰,又溜出去了”,这是多么无光的事情!
二是下家难觅。家得宝若放弃中国市场,必然是要找到“烂摊子”的下家接手,才能全然而退。受客观经济环境影响,目前建材家居产业整体低迷,建材超市的经营模式受到极大考验是无疑的。在此背景下,寻找到收拾残局的买家又谈何容易。家得宝当初之所以借道“家世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世界”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才给了其进入的机会。如今,再将一个不赚钱的“破罐”转手出去,抛开巨额资金不说,大环境的阻碍,恐怕难度就不小!